您的位置: 首頁 >教師發展>教師風采>詳細內容

教師風采

【海安中學?教師風采】相信成長的力量(四)

來源:德育處 發布時間:2024-04-06 15:27:25 瀏覽次數: 【字體:

青年教師,充滿活力,敢于創新,是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,承載著學校未來發展的無限希望。近年來,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走進了海安中學。他們懷揣教育理想,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教育教學事業中,在教學、科研、班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,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譜寫了絢麗多彩的育人華章。為展現青年教師的成長歷程,我校特推出“相信成長的力量”系列推文。讓我們通過這些推文,共同見證青年教師在海中教育大家庭中的成長與蛻變。本期人物——物理教研組徐仁杰老師。

94aa8ffcca8444b4bfc6ec021edd0404.jpg

個人簡介:

徐仁杰,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,中共黨員,碩士研究生,中小學一級教師,2022年被評為南通市優秀教師,海安市骨干教師。曾獲江蘇省高中物理優課評比一等獎,江蘇省高中物理實驗創新評比一等獎,南通市信息化教學能手大賽一等獎。

6b288227b8e54aa682aba9b4a51c0826.jpg

教育理念 育人先育心,好的老師是一盞燈,點亮孩子的心燈。

教育故事

徐老師的課堂教學始終秉承“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,在實驗探究中研究問題,在概念原理應用過程中解決問題”的教學理念,瞄準教育教學前沿,不斷創新方法,把教學和育人有機結合。在多年的工作中,始終如一地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,以耐心陪伴每一位學生,以信心激勵每一位學生,從年輕教師逐步成長為教學骨干。

bb7d8df39dc4446e9049d673d6a81a82.jpg

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

堅硬如石,柔情似水,但滴水終究可以穿石。教育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和默默耕耘的精神。2021年江蘇新高考方案實施以來,徐老師連續三年任教高三,他知道學生在學習物理方面有一定的難度,有時稍顯力不從心,他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: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,及時提供幫助,梳理公式的每一個符號,吃透每一個知識點,爭取不丟基礎分;面對成績穩定的學生,注重查漏補缺、串點成線,構建知識體系,爭取更上一層樓;面對基礎較好的學生,注重歸納解題方法,從多維度研究物理,爭取成績沖頂。他一直在做學生物理學習上的“陪伴者、支持者、引領者”……

創新發展、精進開拓

教書要有“工匠精神”,于漪說“一輩子做教師,一輩子學做教師”,就是工匠精神的體現。每一節課要做到精益求精,除了精心備課還要不斷更新觀念,與時俱進。

“業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毀于隨”——徐老師是這樣鞭策自我的;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——徐老師是這樣做的。他積極在各類比賽中磨礪自己,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。2021年,他帶兩個高三畢業班又要代表南通市參加江蘇省優課比賽,半年時間,面臨備賽和高考的雙重壓力。為了不落下教學,常常備賽到深夜,功夫不負有心人,憑借著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創新的實驗設計,徐老師最終在省優質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。

教研結合是迅速掌握教育教學規律、熟悉課堂教學、站穩講臺的好方法。為了讓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,徐老師經常撰寫論文、研究課題,近四年發表省級論文3篇、中文核心1篇,參與省、市級課題3項,主持海安市級課題3項。

d3c48f06e3844ff3ad43d01bd95452ef.jpg

踐行使命、篤行不怠

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,在踐行使命的過程中,需要牢記自己的理想、信念,將熱情、才智毫無保留地獻給學生和教育事業。徐老師連續3年被評為校優秀共產黨員,他始終將教育工作視作自己的終身事業,也時刻牢記作為一名教師的使命與責任,始終踐行“安靜做自己,純粹做教育”的準則,力爭為海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終審:hazx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